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教学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来源: | 作者:沧州工贸学校 | 发布时间: 2025-05-07 | 93 次浏览 |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科学内涵的精辟概括,对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指示要求,具有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比如,以“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格言来说明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继续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又如,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的古训来表明中华民族是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民族。习近平总书记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深刻阐释,都体现着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关于劳动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凭空出现的,其产生和发展既以劳动实践为基础,又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而形成的重大理论成果,成为当代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之一和继续前进的不竭力量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伟大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党在领导中国工人运动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形成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并结合具体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总结出反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文化内涵,具有中国特色和实践品格的标识性理念和主张,如“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等等。可以说,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孕育于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光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展现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充分展现了我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工人阶级不愧是中国共产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不愧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阶级,不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不愧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希望广大劳动群众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诚实劳动、勤勉工作,锐意创新、敢为人先,依靠劳动创造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