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c)2004-2014  XX企业的网站
沪ICP备XXXXXXXX号 All Rights Reserved
   
教育教学
职校生:毕业后,这样成为“能工巧匠”……
来源: | 作者:沧州工贸学校 | 发布时间: 2025-04-22 | 48 次浏览 | 分享到:

第五,把同事变成“队友”。职场不是单机游戏,组队打怪效率更高。要向技术高手多请教学习,更要打造学习共同体,建立实习生虚拟学习平台,在分享中学习,在反思中提高,持之以恒方能成为岗位需要的“技术能手”。

越来越多岗位认“能力”而非“学历”

学生提问:学长们说,我们干技术的都有职业“天花板”,发展后劲不足。真是这样吗?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主任匡瑛:技术工种是否存在“天花板”,关键在于如何看待职业发展路径。过去,技能岗位的成长空间确实有限,许多职校毕业生进入工厂或企业后,往往停留在一线操作层面,上升通道不够通畅。然而,随着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技术人才的成长路径正被重新定义,技能型人才上升空间也在不断拓展。

从政策层面来看,职业教育体系正向纵深发展,高技能人才职业成长路径愈发清晰。近年来,我国推动“职教高考”“新八级工”制度等改革,职教毕业生不仅可以通过职教本科等方式继续深造,还可以通过职业技能等级认证、技师评定等方式实现职业晋级。许多行业已经打破了学历“天花板”,越来越多的岗位认“能力”而非“学历”。

从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技术岗位正在向智能化、复合型方向升级。传统的“手艺活”正在与人工智能、数字化深度融合。以制造业为例,过去一名普通钳工只能在钳工的进阶路上发展,但如今,掌握数控编程、工业机器人调试、智能制造技术的技工,已能向工程师、设备管理、工艺优化等岗位迈进。

从个体发展角度来看,技术岗位的成长关键在于持续学习和能力拓展。职业发展不是静态的,技能工人如果满足于基础操作,确实会面临发展瓶颈。但如果能在技术深度、管理能力、行业前沿等方面不断提升,在岗位上不断成长,就能开辟更多职业可能。许多高技能人才起点并不高,但通过不断进修、考取更高级别职业证书,逐步成长为行家里手、技术骨干,甚至创立自己的工坊、工作室,成为“技能创业者”。例如,全国劳动模范高凤林,从一名普通焊工成长为航天发动机焊接专家,攻克多项核心技术,成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并带领团队培养出众多高端技术人才。因此,技能型人才成长远不止一条路径,关键在于能否不断提升自我,顺应行业发展趋势。

技术技能人才的价值正在被社会重新认知,高端技能人才的收入、社会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据人社部统计,高级技师薪资已与工程师岗位持平,部分高技能人才年薪甚至超过本科毕业生,技能型人才薪资分配模式正在逐步向市场价值导向转变。因此,职校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兴趣和能力,选择不同发展方向——既可以向更精尖的技术领域迈进,也可以向管理、研发、培训等多元岗位延展。